Preface
在紐約第一個學期咻一下就過了。
最近剛好是美國研究所申請季,之前也有一些同學 or 學弟妹來問我關於 Cornell Tech 的就讀體驗,是時候來寫一篇我對 Cornell Tech 的看法。
不過感覺這時候寫也沒什麼用就是了,該丟的申請大概都丟了。
Anyway, let’s get started.
Courses
My class roster(FYI, I am in Connective Media program):
- Prepare for spec
-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Technology (PsySocial)
-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ing (MLE)
-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(VR/AR)
- Algorithms and Data Structures for Applications (Algo)
- HCI and Design (HCI)
整體而言,我覺得 Cornell Tech 其實不是間轉 CS 友善學校,這裡沒有完整的 CS 基礎課 Algo & Data structure 算吧,但那堂我覺得有設計上的問題,等等會講),技術課程都蠻有特色的或是蠻 specific 在某個領域的,像是 VR/AR or MLE,這表示如果你的 Computer science 知識 or Coding 底子不夠強,可能會有點辛苦。
另外,大部分的課程還是以技術課程為主,如果目標是來找 PM or UX designers 工作的可能也需要具備一些 Programming 能力。技術課程中又以 Data Science / Machine Learning 類為大宗,所以是 Machine Learning 相關背景的人選擇會比較多。
PsySocial
CM 一年級必修課,主要在研究應用在科技產品的心理學,是堂 Reading intensive 的課,每個禮拜要讀兩篇 papers(或是某本書的其中幾個章節),然後在下一個禮拜兩堂課的其中一堂課抽考,考完教授會擲骰子決定要不要算分,個人覺得這個設計也蠻心理學的,想翹課的人有時候真的可以僥倖躲過小考。
我其實沒特別愛這堂課,理由如下
- Reading-intensive,我不愛讀 paper(還好有 ChatGPT)
- 課程在 8:40,太早爬不起來 lol
- Final Project 要挑一篇 paper 重做一次裡面的實驗,很麻煩
Anyway,如果是喜歡讀 paper 的人可能會喜歡。如果是讀 CM 的人就沒得挑了哈。
MLE
可能是我比較喜歡寫 Code 吧,這堂課絕對是我覺得這學期最 challenging 也學到最多的課程之一。首先這堂課的老師是在 ML 業界有名的人物
,再來這堂課的課程內容真的蠻有趣的,會帶領你從 0 打造一套像是 Pytorch 的 Machine Learning Library (),綜合以上就可以看出為什麼我覺得這堂課有料。喜歡寫 Code / 喜歡接受挑戰 / 喜歡 ML 的人推薦來修。 另外有一堂課叫 Applied Machine Learning,據說是比較 Math-intensive 的 ML 課,喜歡理論的可以去那堂,不過聽身邊的人說體驗不是很好就是了,詳細情況不知道,不過當初原本要選那堂,現在蠻慶幸沒有選錯課的。
HCI
本來對 HCI, UIUX 有點興趣,修完覺得蠻煩的,不過是必修課,還是得修 lol。
這堂課是翻轉教學,每堂課都在做作業,有點累。不過如果對於 HCI or UI/UX 超有興趣,我相信還是可以學到不少東西。
VR/AR
當初沒想過會喜歡這堂課,也許是覺得老師蠻用心的和教的不錯的關係吧,這課其實蠻好玩的。
這堂課老師說要具備 C# / Linear Algebra / Unity / OOP language 經驗,但我覺得也沒這麼可怕,認真說的話我大概只有一點 OOP (Python)概念和快忘光的線性代數吧。整學期在教現在 VR 運用的一些技術,和 VR 產業的歷史和未來,期末 Project 要寫一個 VR application(每人會發一台 Meta Quest 2,學期末再還回去)。
除了期末 Project 被組員雷的很不爽還有 Loading 稍微偏重以外,這堂課很推薦給喜歡寫程式或有意往這方向鑽研的人。還是老話一句,請慎選組員。
Algo
跟我想像中的演算法不太一樣,本來以為會循序漸進地從基礎開始教起,但好像是老師想上什麼就上什麼,第一堂課上 Stable Matching,一下子 Dynamic Programming,一下子 Graph Algorithm,如果沒有學過演算法的人應該會扛不住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不適合底子不夠強的人來修的原因。總之這堂課好像也被很多人說設計的不太好,每學期內容變來變去,好像還沒找到一個完美的課程設計。
不過好處是 Grading Policy,整學期就四次作業,沒有考試和出席分數,對我來說蠻輕鬆的。
Environment
環境部分真的挺好的,除了學校有點小以外無可挑剃。
首先,校舍宿舍都很新很乾淨,然後 Roosevelt Island 風景漂亮,相較於 Manhattan 乾淨又安靜很多。不過這大概也是學費貴的原因 lol。
而且住在 Manhattan 隔壁的小島上進出島不會很麻煩,紐約有很多可以去的地方,想去中央公園散步 20 分鐘內就到的了,所以住在這裡完全不用怕無聊,想念中式料理還可以去隔壁 Queens Flushing。
雖然島上的地鐵 F-train 正在整修有點小麻煩,不過還是可以透過纜車或船進出島,在這裡真的完全不需要開車,算是優點也是缺點,如果是想開車去 Road trip 的人可能就不推紐約。
Anyway,還是蠻開心當初選擇來紐約的,雖然路上很臭很髒,但生活蠻有趣的。
Cornell Tech Campus
Other thoughts
Job hunting
吃掉我大部分時間的事。
本來想寫的,後來覺得還是等我上岸之後再另外發一篇好了。
英文
來美國一定會被迫進步的東西。其實一開始前幾個月還覺得自己英文口說還是一樣爛,直到最近才覺得真的有進步不少。
自己的心境有點從一開始很怕不敢開口,到中間變成“我就爛”勇敢開口,最後變成“我好像其實也沒那麼糟”。畢竟生活中或出去玩一定會用到英文,課堂中討論也會用到英文(除非你都跟台灣人或中國人一組),找工作面試更需要英文,所以我覺得不進步也挺困難的。
現在終於可以體會“學習一個語言最快的方法是待在那個國家”這句話了,來美國一段時間後覺得,英文有些用法和字眼其實蠻難用中文完美翻譯,這些用法可能要在當地待一段時間才會越用越順,如果永遠只用中文去學英文的話,蠻難說得像當地人一樣順暢的,而且會因為特別在意有沒有完美翻譯腦中的那段話,而講的卡卡的。對於現在的我來說,講英文有點像換成另一個模式或另一個腦袋,就像講中文一樣很自的說出來,不會去特別翻譯,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有些文法錯誤,但老實說我覺得對方聽得懂就好,母語人士也不會特別在意。
廚藝
這應該是除了英文進步最多的技能了,畢竟在紐約餐餐外食真的會破產,大部分都自己買菜煮。其實我很享受去超市買菜和自己煮自己要吃的東西,雖然有時候搞砸會很難吃,但能抽出時間悠閒地逛超市和煮東西蠻療癒的。
不過後來學期末太忙每天都吃差不多的東西,沒空開發新菜色 lol
Diversity
Cornell Tech 相較於其他學校不管在男女比或是種族多元度(應該)都勝過其他熱門選擇 (Rice, CMU, etc.),這點還蠻不錯的,雖然華人和印度人還是很多,但至少沒有像其他學校聽說的那麼多。
分組作業
最後,即使 Cornell Tech 算是 Ivy League 的其中一個學校,但人的素質有點讓我失望,沒有一開始想像的大家都很聰明(可能是剛好組員都很雷 lol)。
所以只能說再好的學校都會有你想像不到的怪人 or 鳥事,然後請慎選組員,iykyk。
That’s it
這大概就是在 Cornell Tech 的第一學期,有失望的地方也有滿意的。仔細想想能住在紐約真的蠻幸福的,期許自己在辛苦找工作之餘還能好好探索這個地方,也推薦要來的人多出去走走。
對於 Cornell Tech 任何事情有想多了解的人歡迎 DM,下學期再見 🗽
Roosevelt Island from Cornell Tech The House Rooftop